2024年为集团公司提质增效年,为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委的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蚌埠中环水务有限公司坚持党建引领、稳中求进、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工作主题,紧密围绕精细管理、服务民生、提质增效工作总基调,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数字赋能,聚势改革提升,聚合发展动能,在“管”上做文章、在“降”上深挖潜、在“增”上添措施,向精益管理要效益,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全力以赴打好降本提质增效“攻坚战”。
一、聚焦用水安全,多措并举完善供水保障体系。
一是优化制水工艺管理,推动智慧水务建设。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黑虎山水厂作为城市供水的重要保障,智慧水厂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信息化建设,护航高品质供水服务。以黑虎山水厂智慧运行控制研究与应用项目的开展,着力提升各工艺环节的自动化水平,做到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的实时掌控,确保生产全流程的安全可靠。其中智慧水厂一期建设,以信息整合为主,提升自控系统可靠性并实现闭环管控,主要包括搭建全厂自控系统的光纤环网体系,配置全厂中控室系统的软硬件设备,建成全厂自动化控制中枢等。目前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通过试运行,现已基本降低生产成本3万元/月。下一步将全力推进智慧水厂二期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供水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生产工艺的智能化管理模式。

二是优化分区计量管理,助力管网漏损治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管网供水能力提升的同时,也给供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和漏损控制增加了难度。为提高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水平,蚌埠中环结合供水管网现状与城市近远期规划,持续推进四个一级分区和席家沟—朝阳路分区计量。目前已建成15个独立计量区及15处远传测压点,漏失设备及远传遥测设备正在建设安装中。通过建立全面分区计量管理系统,科学指导管网漏损控制工作,实现对供水管网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精准分析,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为优化供水调度、保障管网运维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三是优化供水管网布局,提升城市供水效能。为改善居民生活用水质量,完善供水设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供水保障能力,蚌埠中环通过梳理全市供水管网缩颈点和压力堵点,借助市政道路新建和改造契机,持续优化供水管道。其中,借助城市排涝提升改造工程,实施了朝阳路DN600供水管道改造及兴中路、东海大道供水管道连通工程,扩大了蚌埠市东海大道一线供水主干管部分路段的管道口径,有效打通供水“堵点”,消除安全隐患。改造后,东海大道东段沿线管网压力提升约1米,胜利路管道压力提升1—2米,有效提升供水服务质量。经测算,可实现全年水厂供水电耗降低26.4万kW˙h,节省电费约20.6万元。

二、瞄准降本“关键点”,深挖增效“潜力点”。
蚌埠中环坚持从源头抓起,不断挖掘“产、供、销、服务、管理”各环节潜力,聚焦生产经营,以管理创新和技术革新为抓手,激发职工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成本管控能力,实现持续增效赋能,开源节流并举。
一是优化药剂投加方案,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蚌埠中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高效低碳运行模式,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不断推进供水设备升级和优化运行方案。根据不同季节原水特征,合理调整药剂投加方案,在冬春季原水氨氮含量较高时通过折点加氯实验确定次氯酸钠最佳投加比例,有效降低了次氯酸钠使用量,截至目前已节约加氯成本约50万元。

二是综合评估施工条件,科学匹配施工技术方案。在蚌埠市涂山路DN1000球墨铸铁管道的安装连接时,采用承插连接碰头的机械连接方式代替钢管连接碰头的通用连接方法,在提高管道系统的整体性能的同时降低材料费用、人工费用等施工成本,经测算仅此项工程即可节约施工成本2万元。
三是探索节能供水措施,推动节能降耗见实效。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发现部分二次供水泵房的用电量出现较大偏差,针对此情况采用了精准计量、局部调整、多模式联合控制等多种措施,对近30座泵房设备实施改造,平均能耗下降55%左右,个别泵房的电耗下降近80%。此项节能改造预计全年可节省电费近50万元。
四是通过改善供水管道CAD竣工图纸录入方法,实现供水管线的自主勘察录入,可节约勘测费用0.2万元/千米。以蚌埠市淮上区供水管线100km勘察录入GIS系统项目为例,预计可节约勘察录入费用20万。
五是关注政策导向,积极争取外部资金支持,降低经营成本。在供水管网项目建设中,以政府补贴、工程贴息等方式争取建设资金,减少自有资金投入、降低经营成本,2024年上半年已取得政府补助款82.39万元。
三、统筹发展与安全,有效防范安全风险。
安全是效益的保证,安全是幸福的源泉。蚌埠中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是赴三县实地帮扶,提升水质保障能力。为强化水质监督管理,公司分步赴五河、怀远、固镇三县驻厂实地进行水质管控摸底、水质检测培训及水质管控帮扶,充分发挥人才和技能优势,走出去、找问题、帮起来,将此行动转化为技能提升和生产融合的“催化剂”。主要从水质检测、生产运行、管网运维三大方面进行“精准把脉”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建议,形成水质管控摸底报告,推进一市三县水质管控和检测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是多途径持续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一方面,通过“五进”宣传、安全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强化职工安全理念。以高峰供水、水质安全、防汛抗旱、应急处置等为重点组织专项安全检查,推动安全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强化本质安全。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消防疏散应急演练、供水安全应急演练、二供泵房防汛等多板块应急演练,实现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应急管理。
蚌埠中环以“提质增效年”为契机,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控制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等举措,提升了运营效率和管理质量。未来,蚌埠中环将乘势而上,以创新为驱动,以实效为根本,拓展增效空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